山东文艺网> 文学> 浏览文章文学
[组图]《比山更高的树》:丰盈的速写张扬崇高美
裘山山散文集《比山更高的树》(明天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收录了近二十篇短章,记录下高原戍边的军人故事,塑造了边防军人的英雄群像。十几年前,作家不断在西藏高原、云贵高原行走,亲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边防军人的生活,也记录下很多令人惊异而震撼的生命经验。就像裘山山在自序中所说的:“一次次行走高原,一次次留下牵挂。作为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我无法和高原上的人一起坚守高原,如同无法和故乡的人一起坚守故乡。我能做到的,就是将我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甚至是路边的树,一一记录下来,呈现出来。”
一次次行走高原,裘山山看到、听到了太多动人心魄的故事。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默默坚守;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他们不曾退缩;面对个人情感的纠结和家庭重负的牵绊,他们甘于牺牲奉献,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崇高雄壮的军旅壮歌。这些短章和速写,为当下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读者打开了一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辽远时空,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力、生命的坚韧、军人的伟岸、英雄的崇高。
裘山山以速写的方式即景记录下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寥寥数笔,形神皆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速写强调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人和物体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作为一种篇幅短小、简练生动的文体,速写强调用具有概括力的笔墨描摹人物、叙述事件、复现场景。裘山山的文字精短、节制、通透、强悍,多用急促有力的短句,通过准确的细节、精妙的比喻回望充盈着原始伟力的青藏高原,探寻边防军人艰苦且陌生化的高原生活,亲近、想象、描摹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生命情态,从而建构起属于高原军人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经验。这些高原军旅生活的记录和速写,氤氲着生活的烟火气息,留存下生命真实的肌理,直抵读者心灵的柔软处,动人却不耽于煽情。那些曾经年轻、青涩的面孔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模糊,但是那些厚重温暖的军旅经验,依然顽强地保留着它本原的面相和质地。
无论是高原风物还是英雄传奇,无论是基层兵事还是军人情感,都那么真实自然、质朴有力,高原官兵的经历、故事、爱情乃至牺牲本身,都已化为传说、传奇甚至是令人仰望的历史。历史作为曾经客观发生的过程或事件,已成过去;但对历史的解释却不断使之复活并对当代产生意义。活的历史总是经过特定的叙述而富有生命力的,叙事把过去变成为现在。想当年,裘山山记录下的是她所亲历的“此在”和现实;现如今,世易时移,那些生动鲜活的军人个体生命,连同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一起沉入了历史的深处。好奇心、同理心、使命感,驱使着裘山山展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梳理与想象,我们从散文集里读到的是经由作家视角回望、重建的“彼岸”和历史。
散文《比山更高的树》是全书的开篇,写到高原上的树和兵站大院里茂盛的左旋柳,由此连接起18军进藏的艰辛历史:“人们常说西藏是神奇的,在我看来,神奇之一,就是栽下去的树要么不能成活,若活了,风摧雪残也一样活,而且必定比内陆长得更高更壮……半个世纪过去了,18军当年种下的树,如今早已成行,成林,成荫,成世界。每棵树都记录着拉萨的变迁,记录着戍边军人走过的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实体的树、比喻的树和军人身上所负载的树的象征意义结合起来,共同超越了自然环境的考验,矗立起铭刻着高原军人生命印痕的精神丰碑。“山”和“树”作为中心意象贯穿全书,统摄起青藏高原军人生活的不同侧面。当作家运用比喻来表征世界时,就创造了一种可能的联系,将原本无关的事物连接在一起,赋予事物以一种鲜明的意义。“比山更高的树”也因此有了明确的指向意义。站在高山上的边防军人们,挺立成了一棵棵不断成长的树;而山也因为这些树的扎根和成长,更加生动、伟岸。有了树的加持,山有了无限接近天空的可能;而叠加了山的高度,军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亦更加高蹈。
裘山山采用细节铺排与白描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再现“生命禁区”高原官兵的军人风骨,呈现高原军人特有的生存状态。《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写老一代测绘人杜永红,年仅24岁就牺牲在测量一线。作家选取主人公牺牲前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的亲历者,用他们的视角串联起主人公生命最后的时光。巧妙的结构拓展了叙事时间和空间,使得杜永红的人物形象越发生动和立体,这也充分彰显出裘山山作为小说家的叙述匠心。《将军崖》《吟唱高原》《守望318国道》《青山为冢》《万水千山传遍》等篇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勾连,在今昔对比中,写出军人恒常的精神和价值;也写出了日常的坚守与极端环境下的牺牲,是如何深刻影响军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底层逻辑的。
《雪线上的杜鹃花》糅合了理性与梦境,作家梦境中的杜鹃花和现实中的不同,印证高原杜鹃的别样风姿和象征意义:“别的花开放或许是为了昭示美丽,或许是为了展现青春,而这些杜鹃怒放,却是在壮烈赴死,是在英勇牺牲,因此整座大山都给我一种悲壮的感觉。”《骆驼刺》聚焦查果拉这座高海拔哨所,从战士们的家信到情书再写到高原植物骆驼刺,通过从骆驼刺到鲜花的移情,写出哨所官兵的生活苦累和精神之美。《油菜花开》写作家来到岗巴边防营,部队后勤保障水平之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巨大的反差,凸显了驻西藏部队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事实上,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全方位影响和塑造着高原军人的生活状态、生命情态和情感世界。
书中的一篇篇速写,描摹高原风物,也承载着大量真切的生命体验。西藏军人的信仰和精神,传递到了更年轻的一代军人身上,植入更新鲜的生命足迹。书中讲述的故事、描摹的人物宛若一个个看似粗疏却又神采盎然的剪影,闪耀着金属般深沉厚重的光泽。一个个片段之外,更多的是留白,意犹未尽处留待读者自身经验、情感和想象的代入。
总之,散文集《比山更高的树》有着对高原自然风物和军人生存境遇的坚实描写,将作家的感悟、体察、思想融入精短的速写文体,简洁又温情的笔调带给读者深沉丰盈的审美体验,传达出一种崇高的美学力量。(作者:傅逸尘,系辽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
下一篇:[组图]《故宫艺术史》:故宫文物,几乎件件是国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码关注
山东文艺网公众号
- 10-20名师颜世举登上央视《墨香》重点
- 12-22基于常识的“汉语哲学”
- 12-22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
- 12-22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
- 12-22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
- 12-22文创设计: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的智
- 12-22《中庸》伦理思想的内涵、特征
- 12-22龙的起源、原型与演变
- 11-27感受三晋风韵 品读锦绣龙城
- 11-27文化中国行丨古人竟然也求“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