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艺网> 资讯> 浏览文章资讯
把好戏送到乡亲们家门口
讲述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长青树艺术团团长 武云福
我今年70岁,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东营人。东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有名的“戏窝子”,这里的乡亲们爱听戏,也爱唱戏,大点的村子都有自己的戏台。
20世纪70年代末,20多岁的我,跟着业余剧团到处找台口讨生活。我们经常去胶东的蓬莱、莱阳,当时交通极其不方便,赶巧了能搭上敞篷车,更多时候是坐拖拉机。到了一个村子就在大队部(现在的村委会)安营扎寨,吃饭住宿都在乡亲们家凑合,那真是“进千家门、住万家户”。一个村演完,再去另一个村,乐器、服装、道具装箱后,都需要肩挑人抬,条件非常艰苦。
80年代,乡亲们忙于生计,文化生活依然比较匮乏,平时田间劳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只有过年时才有机会看戏。当时送戏下乡在农村可是大事,场面堪比今天的明星演唱会,每次演出,总有人为了“过戏瘾”,在人群里被挤掉鞋子。那时候演出,没有正儿八经的舞台,也没有灯光设备,演出时我们就在树上挂俩煤油灯,更别提现代化的舞美了。
90年代,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一些人口多的村子相继恢复成立了庄户剧团,镇上的文化站也经常组织活动。冬闲时节,戏曲爱好者们经常聚在一起,拉起弦子,扯开嗓子,既唱给乡亲们听,也为了自己乐呵。后来,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庄户剧团的演出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戏曲,歌舞、小品、相声、器乐等都出现在他们的节目单上。
2013年9月,我和一群戏曲爱好者注册成立了长青树艺术团。注册地福兴社区免费提供化装室、练声室、创作室以及水电暖,为我们排戏提供了很大方便。基层政府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艺术团所在的辛店街道,为我们配备了音响设备,并提供演出服装、头饰。我们出去演出有演出车,再也不用坐在拖拉机上迎着寒风闻柴油味儿了,更不用肩挑人抬设备。
现在下乡演出,政府还会发放补贴,每场的补贴已从原来的1000元涨到了今年的1800元。再加上参加市区戏曲大赛和文艺精品创作项目,我们每年都能获得数额不等的奖金。政府对群众文化活动和戏曲传承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艺术团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开支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吕剧、喜欢吕剧,我们艺术团还把舞台由线下搬到线上——从2023年开始,每场演出都进行网络直播,最多有上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看。
政府支持,群众喜爱,我们的干劲也更足了。最近,我们艺术团正在进行下乡演出,计划全年演出50多场。
几十年来,基层戏曲团体的演员在变,演出设备在变,“送戏”的方式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乡亲们看戏时脸上满足的笑容。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01日 08版)
下一篇:AI能取代影视编剧吗?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码关注
山东文艺网公众号
- 10-20名师颜世举登上央视《墨香》重点
- 01-12陌上花开 遇见美好
- 01-12盛世濠江美如画
- 01-12钟表:为时间而设计
- 01-12让博物馆在文明传承与创新上展现
- 01-12让短视频成为向善的文化阵地
- 01-12巩固文化主体性 推动文化强国建
- 01-12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
- 01-12千年壁画“动起来”
- 01-12用热情浇灌文明互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