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艺网> 资讯> 浏览文章资讯

《父父子子》:梁晓声的新探索

www.sdwenyi.com 2023-5-4 11:32:18 来源:光明网 作者:视歌

【读书者说】

  作者: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

  《父父子子》是一部和梁晓声以往的小说有相当差异的作品。也可以说是梁晓声在七十岁之后进行的大胆探索。他跃入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也有了相当多的小说创作的新尝试。这些都让这部小说令人耳目一新,看到了在《人世间》受到公众高度认同之后,梁晓声新的起步。这当然是不容易的,但却也是自有其独到的价值,会让读者感受到他作品所追求的新的境界和新的可能性,也看到了梁晓声对于中国大历史和现代世界新的思索,赋予了小说更多的内涵。他期望从更开阔的角度和更深邃的历史中追索中国人的命运。总之,这是一部梁晓声突破了自我限度的作品,是梁晓声迈向写作新的空间的尝试。应该说,这部作品其实有着对于梁晓声和喜爱他的读者不同于一般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梁晓声把他持续多年对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思考熔铸于这部书中,让这部书有了更多一层的价值。

《父父子子》:梁晓声的新探索

《父子》(油画) 王少伦  资料图片

  一

  《父父子子》不仅有梁晓声所熟悉的他同代人的成长历史,他把自己的触角深入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之中,通过高、赵这对在不同地方生存的家族历史的追寻,透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的中国,也关注了一个在剧烈变化中的世界。高鹏举和赵淑兰分别成长在中美两国,他们在哈尔滨和纽约两地成长起来。他们的联姻其实是两个极为不同的家族的结合,也是华人历史的一个独特视角的探究。这里“父父子子”的精神传承,既包含着对于中国最坚定的认同,也包含着对于中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

  作品从两个家族在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的抉择出发,把中国人基于生命的传递、精神的传承加以书写。梁晓声这部小说当然还是具有他所熟稔的写实的描绘,但也增加了更多具有象征意味的成分。高和赵两个家族,在中国曾是一北一南,高家是在东北发迹的富裕商人,赵家是出身于福建漳州,后来移民美国闯出一片天地的华人。这两个家族通过“联姻”的故事是具有传奇性的,而这两个家族的生生不息,正是传递着的中国血脉。梁晓声似乎把这上升到一种象征性的层面,让家族的故事带出了对于中国血脉和中国认同的追索。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这样的大议题让梁晓声始终关切,而通过这部作品,他从更广阔的角度探究中国独特的传统的精神特质,凸显这一特质的意义。就使得这部书不仅仅是写实的描绘,还具有了一种象征性的意义。

  从高鹏举和赵淑兰到高坤和高山,在中国的哈尔滨和美国的纽约之间几代人的故事,其实是一个足以让人惊心动魄的精神传承的故事。梁晓声既写了他所熟悉的哈尔滨和北大荒,也正面地写到了纽约的唐人街华人的生活。这样的表现是梁晓声以往作品中难以看到的。同时,该小说意外地联结了太平洋两岸的中国东北和美国东部,把二十世纪历史中的重要环节,对这两个家族命运的影响都作了相当生动的描绘。这是梁晓声不多见的具有国际性关切的作品,串联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宏阔时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传奇故事。

  高鹏举和赵淑兰的命运以及他们的家族、友人的命运,都是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之下展开的。从高鹏举自发的爱国情怀,到对赵永亮和孙尚义两个共产党人的支持和保护,再到自觉地作为一个进步商人勇敢地参与到抗日和解放战争之中。高鹏举的选择其实是一个爱中国、希望中国有灿烂未来的中国人的选择。而另一条赵淑兰在纽约生活的线索,则也让我们看到了在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中和在世界风云的变化中,中国认同的巨大感召力。“小舅”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赵家姐妹民族的自觉,他们的表现都是华人在中国二十世纪风云中对中国的关爱的表征。中华民族的天不能灭、地不能埋的英雄气概,不被任何势力压倒的坚忍不拔,都通过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两个家族的人们对于国家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二十世纪的奋斗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力量。家族血脉的传承,其实正是中国人千秋万代传统的民族精神的传承。

《父父子子》:梁晓声的新探索

《父父子子》 梁晓声 著 中信出版集团

  二

  《父父子子》的后半部则以高坤的经历为中心而展开,作者用了不少视点的变化来表现高坤的命运,既有母亲赵淑兰的视点,也有高坤自己的视点,还有作者的全知的叙述。这种突然出现的比较复杂的视点的变化,就是为了凸显出高坤和他同时代的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艰苦追求,他们的付出和艰苦其实正是二十世纪中国“大历史”中的重要一章,也是承先启后的一章。这一段是梁晓声非常熟悉的北大荒父辈们生活的真实描摹,也是对于高坤的努力和付出真切的表现。高坤的人生中艰难和无怨无悔的付出,其实正是大时代的历史的一个部分。高坤特殊的爱情和艰难中的坚忍,也是这段历史的一些环节,人们都了解这些故事的含义,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一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文学的况味。但梁晓声却赋予了这一段故事更多的历史含义,父一辈的高鹏举的壮烈到子一辈的高坤的平实坚忍,中国人的情怀和民族的血脉得到了延伸。梁晓声让这些在艰难中的付出成为传递给后人的力量的一部分。这里所思索的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中的坚强和坚忍,能够坚强地面对危机,也能够坚忍地面对命运,这正是梁晓声尽力探索的。

  小说最终以赵淑兰的回归中国和高坤与母亲重逢后共同和他们参与的那段历史依依惜别为结尾,这已经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而高坤之子高山的故事开始了,这个具有留学背景和科技专长的孩子,也已经成长起来。一段新的历史开启,过往的故事已经是过去,但这过去仍然活着,这过去正是支撑我们民族走向未来的力量之一。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老一代人已经尽到了历史的责任,把中国的血脉和力量传递给了未来。在这里梁晓声为未来的故事留下了伏笔。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人世间》的前传,但是,是更具传奇性和哲理性的前传。

  梁晓声在这个故事里,寄托了他更深沉的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探究和思考,这些思考基于历史也基于当下,他希望把自己更大的情怀、更深沉的探究留在这部书中。他寄望于读者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思索和探究。小说中赵淑兰的一段自述似乎道出了小说的大主题:“虽然我姓赵,我丈夫姓高,其实都姓‘中’,我们两家的人,是中国人里的同一类人——那种崇信有信仰之人的人。如果谁的信仰那时出于为国为民,我们便都会以是他们的朋友而荣幸。”普通的中国人,却同样是具有力量的中国人。这个故事就是中国的颂歌,就是中国精神的颂歌。梁晓声用自己更开阔和更深邃的尝试去表现了它。




关键字:山东文艺网
上一篇:汉字: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纽带
下一篇:宋韵今辉:一场古意与雅趣的漫游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码关注
山东文艺网公众号